温州_750字

时间:04-08 编辑:佚名 手机版

【23xiu.com - 爱上秀-教育信息门户网】

温州是方言区,温州话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、别有情趣的俚语、异彩纷呈的词汇在温州地区乃至有温州人足迹的地方广为流传。在温州人的日常生活中,更是以温州话作为“普通话”。

焦饭不讲讲“饭焦”;金针菇不讲讲“针金菇”;我先走不讲讲“我走先”;客人不讲讲“人客”……这不是英语里的倒装吗?对!这就是倒装(修饰词后置现象)。记得有次上英语课,老师讲解英语句子中的倒装句时大费口舌,但是在坐的我们听得一头雾水,还是“决弗林清”。

后来,因为在场的都是温州的学子,老师灵机一动,拿温州话做了形象生动的对比:“我们平时说拖鞋都是讲“鞋拖”,把两个字顺序调换一下讲,联系到英语,英语里在一定的条件下,就要把句子中某些成分的语序进行改变——那便倒装了!相信这样你们就会将英语中这种用法铭记于心了!”“哦……”——下面一片赞叹。老师接着说:“这就是语言环境对我们的影响,不是吗?因为在长辈和周围人的影响中,我们潜移默化地掌握了这种语言,而且平时生活又经常有用武之地,所以虽然我们大家从来没学过温州话,但是我们脱口而出的都是最纯正的,最地道的!”

温州话不仅在学习英语方面“有重要作用”,在对我国的古诗文研习时更有巨大贡献。

例如,温州方言里保留着一些古代汉语的词汇。像“新”字,?楚词?中有“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”其中“新”字解释为才,刚刚。这与温州话里的“饭新吃沃”“囊卡新走”等句子中的“新”字意义完全一致。

现在,在学校我们学生上课通常是以普通话为主,旅居外国的温州人又以当地的外语为主。有人担心温州话会逐渐被淡忘吗?“弗外”!

一温籍作家一次去美国。在中秋节之晨,他和妻子到了纽约的唐人街一家杂货铺里,他听见老板娘在跟伙计在议论些什么,用的正是地道的温州话,他乡情涌上心头就用温州话跟她打了一声招呼,她顿时满面笑容,连声说:“哟,你也是温州人!快进来坐!快进来坐!”当晚,他和妻子在亲戚家,参加中秋节聚会,其中有多位温州同乡,他们不用英语,也不用普通话,而是用温州话在交谈!

佳节不会被遗忘,乡音更不会改变,温州话一定会代代相传!

 

【猜你喜欢】

1、小小银球飞起来_700字

2、大灰_650字

3、给——战争中的伙伴们_800字

4、一步、一步、又一步_650字

5、长大_750字

6、去成都欢乐谷_750字

7、第一次坐飞机_750字

8、谢谢有你在_700字

9、小行为,大道德——读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》有感_800字

10、一滴小水滴的价值_800字

12